Translate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學校本位課程」新釋

108新課綱中「學校本位課程」的新釋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主體的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源於1970年代英、美、澳等國,對國定課程提出批判所興起的課程改革理念,其倡導課程發展應以學校為主體,鼓勵學校教師對課程採取行動與反思。其基本的概念是指以學校為課程決策的主體所發展的草根模式課程被視為是一種「由bottom-up的課程發展模式其意涵學校是教育革新的主體也是課程規畫與實施的基礎課程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整合學校及社區的特色與資源展現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自主的專業性經由選用教材、調整課程或自行創新課程,以回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需求


學校特色課程僅是校本課程的一環

  國內「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因著九年一貫課程相關政策及教育部相關獎勵措施的推動,「特色學校與空間美學」課程、「遊學學校」課程、「教學卓越獎」課程等,甚至被曲解為非常本位的「本位課程」。這些不同名稱所指涉的課程概念可以說是由學校本位課程衍生或簡化而來,同樣蘊含著以學生為主體、由下而上、獨特性、結合在地資源整合等課程發展的特性。然而108新課綱中所揭示的學校本位課程並不完全等同特色課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變通課程方案,可以是學校特色課程、新興議題融入課程,也可以是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適性化課程等,其發展類型是取決於學校所評估的學生需求與地方特色而


、108新課綱校本課程是部定課程+課程

      新課綱學校本位課程概念,並非指特定的教學方案、特色課程或校訂課程而已,而是包括學校整體課程決定與運作的全方位面向。部訂課程(領域學習課程)係指由國家統一規劃,以養成學生的基本學力,並奠定適性發展基礎的國定課程;而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則指由學校安排,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素養導向的教學。如教師或領域研究小組依學生特性和學校資源選用坊間出版之教科書即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一部分因應教師專長和學生個別差異,於學科領域或跨領域所調整或教師自編的教材,以及校訂課程實施與評鑑等,亦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內涵

因此,十二年國教的「學校本位課程」可以界定為國定課程校訂課程潛在課程等總的學校課程經驗各校在推動學校本位課程時,需了解學生的差異及需求為課程發展的前提教師課程意識的開展、課程發展與評鑑專業知能是成敗的關鍵此外也應關注家長與社區的協作,及地方資源的整合與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並將學校課程發展、實施行動研究視為一體,才能發揮新課綱學校本位課程的真正意涵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美麗與哀愁-我在性別平等教育實踐的回顧與反思




一、你們煮的菜真好吃—從課程(currere)源由談起

在過去十五年間,我致力於理解課程為性別文本,並去開發“課程產品”,但卻很少去介紹產品背後的“課程脈絡”,今天我主要在介紹產品的源由與脈絡。我最早接觸性別議題是在1980年代末期,當時在美國伊利諾大學修一位非洲裔女教授Kal Alston 的「女性主義與教育政策」課中,接觸到後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學理,其實在那個時候,我並不太瞭解女性主義究竟跟課程有何關係,其後再接觸到課程與教學系的「多元文化課程專題研究」,才將女性主義對知識的社會建構觀與多元文化主義的種族、族群與社會階層等差異引發他者關係作一聯結。但我總是在想,以九O年代臺灣面臨解嚴後的價值混淆,從單一價值轉向多元價值的社會發展,可能需要一條漫長的發展歲月。於是,我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就糾集一些各領域及各學術專業的學者來研討婦女研究與性別議題進行對話,甚而科際統整,因為此社團活動主要是用中文研討,所以接納了一些年輕學者來自不同華語的國家。每週末,在伊大英語大樓(English Building),由我與現今陽明大學社區護理所(前伊利諾大學護理系)盧孳豔教授及當時教育政策系博士生-李慧俐共同主辦,有一個印象是每週來參加的人大多為女性,其中有少數男性,是被太太或女友“強迫”來參加,其中有一位我熟識的博班研究生,他幾乎每週的活動必到,記得是期末最後的研討,我例行請與會者分享性別議題對他個人生活及生命經驗的反思,我還記得,那位男士,想了老半天,才略帶靦腆的回答:「你們煮的菜真的很好吃,這是我來參加婦女研究社的主要原因」。


二、美麗的哀愁—「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建制了性別課程的濫觴

九O年代初期,我負笈返國,一九九三年所頒布國小課程標準與一九九四年的國中課程標準,
當時的課程發展係經由「板橋模式」(板橋研習會)與「舟山模式」(國立編譯館)進行課程標準的修訂。而同時,一九九五年,受到全球性別主流化的影響,「性別平等教育」也開始注入在教改的理念。一九九六年,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剛出爐,其中建議「全面檢討現行中小學校教科書正傳統男女刻版畫印象」、「各級教育課程不應以性別為區隔,必選修科目應
提供性別平等學習機會」。在當時,我就決定將課程研究重點置於檢視國中小新課程標準所
發展出來的審定版教科書,也因此認識了婦女新知基金會的成員-蘇芊玲與彭婉如註二)。她們是少數師範院校畢業卻投入臺灣婦運者的先趨,因為她們曾任中學老師自然也關切性別與教育之間的問題,一九九七年我們共同執行了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委託有關「師資養成教育對中小學教師性別觀」的影響研究。其間彭婉如在高雄鳥松不幸遇害,當時我體察社會氛圍接近成熟,性別平等教育應有機會進入體制教育。該時臺大王麗容教授是修法成員,她邀請幾位教授在她的研究室,研商「性侵犯罪防治法」是否要在中小學加入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因為當時的中小學課程結構幾乎沒有任何空白課程的空間,最後大家決定在第八條草案中加入「每學年至少要實施4小時以上的“兩性”平等教育」,該年立法院無論藍綠兩黨立委幾乎無異議的迅速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發展的是「附加取向」的課程,這個法令建置了性別議題進入體制內教育的濫觴,但也種下了國內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初期,幾乎以性侵害防治教育為主的禍端,但也是當時學校在推動性別教育的脈絡下,唯一可依循的法源,這也算是一種美麗的哀愁!





三、學校教育真的做到性別平等了嗎?—開展教師性別意識的必要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頒布後,各校對於四個小時的“兩性”平等教育,其實並不瞭解如何進行課程實施,各校大多以辦理演講、座談、影片欣賞或以“兩性”教育週的活動來滿足法令每學年四小時的規定,其中或邀請法治單位的學者來演講,有的往往以父權社會的觀點告誡學校或
家長,勿讓女生穿著太曝露、勿走暗巷或太晚回家,或勿出入聲色場所等等,兩性教育的內容幾乎訴求以防治性侵害為主。當時有零星若干地方課程的發展,如高雄縣市教育局所發展性侵害防治教育融入各科課程,我記得他們曾經辦理過系列研習培養教材編輯人員,可能高雄剛發生彭案,猶記得有一次一位女主任於會後私下跟我說:「教授,妳不認為這天下已經夠亂了嗎?還需要檢視教材以突顯性別的偏見。」我問她:「妳認為學校教育真的做到性別平等了嗎?」她回答說:「我覺得很平等啊!」這次讓我開始反思師資養成教師在長期欠缺
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發展性別平等教材雖然可以避免性別刻板化或偏見的再製,但同時也必須開展教師的性別意識,那位老師的聲音,即代表的當時主流教育的教師的一種性別文化
觀。


四、知識與權力之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的文化政治性

九O年代末,對教改會的決策影響及四一O教育改革的遊行,推進了一九九八年教育部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當時決議將性別、資訊、環境、人權、生涯及家政教育等重大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在當時國內第一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剛草創,國內遷臺以來最大一波的課程改革,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長在政策的制定上自沒有缺席的道理,又加上當時我亦擔任教育部訓委會「第二屆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的委員,所以國教司委託我負責召集「兩性教育」課程綱要的發展,我當時也邀請負責「家政教育」議題課綱的召集人洪久賢教授擔任副召集人共同研發。隔年,教育部也開始由陳惠馨教授等人擬定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後改成性別平等教育法),這時,在發展性別平等教育綱要融入各領域時,我的構想才真正聯結到在美國博士研究生時修多元文化教育時所接觸到的轉化課程取向。這時候,才開始思考性別如何以課程的內涵融入到各學習領域的課程內涵中,但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主要要發展能力指標,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弔詭的,因為性別議題融入是後現代思維,能力指標則是現代性產物,所以初期的作法只能先擬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與能力指標,然後再讓七大領域課綱依需要選擇性的融入。但這個想法,最後因各個領域是採領域課程且多科整合,各個領域的教學時數相較原來的課程標準時數皆有縮減,原企圖融入到各個領域,特別是高階學科,如語文、數學和自然與生活科技等科目的融入實有困難,至少在課綱制定上性別議題已捲入了學科知識與權力的爭奪風波。舉一個例子來說,「自然與生活科技」在課綱融入的過程中,召集人總是對我說:「我們這個屋子,已經整合了太多的學科,實無法再統整性別其議題,我們一定會去處理兩性生理差異,至於性別平等問題,應該要到社會領域去處理!」其實這些領域課綱制定委員,抗拒性別議題的融入,主要是考量在統整其他學科或新興議題過程中將降低授課時數,及減弱在學校的知識權力,甚至會影響其相關科系畢業生的任教科目之認證,其影響當然重大。許多先進國家的課程改革,在面對高、低階學科知識的重組,皆有發生此文化政治的現象。最後不得已,重大議題課程綱要只好以單章獨立的方式存在,2001年版課綱是以十大基本能力對應各領域的能力指標方式融入,這是second choice,但這也種下了各領域的審定版教科書在發展時,面臨重大議題的融入常無所適從,因為轉化式課程取向在臺灣的課程發展是首創,但政策上卻沒有足夠的配套措施,更缺乏議題融入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所幸教育部直到2009年才成立「中央性平輔導群」,與「縣市性平輔導團」之課程與教學輔導機制,雖然其成效還在總體評估中,但也算是一種遲來的美麗!




五、每學期只教四小時嗎?—融入式課程易泡沫化

因為前述在1997年公佈「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以後所發展的性別平等教材,大多數是採補充教材方式進行,這個我們可以叫做「附加取向」的課程。這類的教材對學校老師而言,普遍在課程實施上以下幾項問題,第一、找不到時間教;第二、不知如何跟各科課程產生聯結;第三、不知道如何教。所以性別教育補充教材發到學校往往束之高閣,不是放到圖書館,就是放在學校輔導室的櫃子上,並沒有撼動學校的原有學科課程結構,也沒有影響到教室日常的潛在課程之經營,在大多數的在職教師沒有接受職前師資養成教育在性別意識的啟蒙,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附加式教材,若不是個人價值觀的質疑,就是覺得性別課程徒增教師課程負擔。而轉化式課程直接改變傳統課程的知識結構,理論上在教各領域的教學科知識就同時可以教到性別教育的內涵,又加上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立法,並由總統公布正式實施,並於隔年訂定施時細則,「兩性教育」議題課程綱要也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從此有了正式的法源基礎。這原是非常美麗的事情,但因性別平等教育法中規定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然而在老師的先前理解,卻只停留在每學期實施相關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四小時,融入的課程設計形同虛設;在審定版教科書的融入,易形同泡沫;但稍為有改變的是有些學校本位課程以性別平等教育為特色課程,算是聊備一格註五)。惜在大多數教師欠缺課程意識,卻只停留在四小時活動課程的實施,這也是教育部在成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的推動所碰到的一大阻力,因為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式的課程設計,無論在國中小或大學學科性別平等教育政策上皆有其融入必要性,但設計及實施上卻有其困難!

而事實上,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發展至今,重大議題隨社會變遷逐漸增多,若干新興議題也進入正式課程(家庭教育法、環境保育法與國防教育等),前述議題皆規定學校教授每學期至少四小時的授課時數,在升學主義氛圍不減下,國中小教師仍有正常教學的進度壓力,哪來的教學時間一一回應議題教學,但最主要的是,教師認為新興議題課程是“附加”而非“轉化”,易言之,課程改革主軸若訴求“減重”是受歡迎,但“增肥”可不是一個受歡迎的議題,這也是辦理2008年為微調課程綱要融入式課程設計與實務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習首要的任務註六)。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業已啟動,「課程變革伴隨教師持續發展」是課程改革中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訴求,更期望「性別平等教育法」近期的修訂能回應融入課程的重要性,以確立性別平等教育在課程與教學的政策方針。

陸、教學資源手冊不等同性平課綱—同志教育也不等於性別平等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課程研修小組在2008年微調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綱時,主要是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精神來修訂,所以在學習內涵增加了「性別認同」,其中,學習主題有「性別特質」、「性取向」(性傾向)與「多元性別特質與性取向」等內容,微調的課綱是因應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政策實施的問題來進行修訂,這原本立意是良好的。無奈在2008年八月微調課綱正式上路後,若干聲稱宗教團體家長社群註七),在網路上串連反對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所委託編撰的三本國中小教師教學資源手冊的部分內容,教育部依立法院的要求分別舉辦四場公聽會,事實上,教學資源手冊僅是知識生產的下游,課程綱要是知識生產的上游,我當時的立場是「課綱問題歸課綱,教學資源手冊問題歸教學資源手冊」,宜分別加以釐清。主要原因是那些資源手冊的編輯者聲稱他們係根據課綱的能力指標來編撰,但我依課程設計與發展原則來看,那三套教學資源手冊的問題是:有的未依性別能力指標來擬訂教學目標,甚至有教學活動設計卻沒有教學目標;有的則是先編好融入各領域的教學活動設計再來套2008年微調版的能力指標,若未先解讀與轉化性別教育的課程目標,又如何與課綱能力指標相符合?又如何能達成學習目標?註九)整個課綱公聽會的現場,幾乎模糊焦點,同志團體與臺灣真愛聯盟代表分別持不同立場,那場景猶如藍綠對決,論述焦點則放在討論同志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建構的,這原本是酷兒理論與性別認同理論所討論的議題,但在「同志教育要不要在中小學教 ?」的輿論壓力下,教育部於其後召開課綱審議委員會,修訂原國中課綱能力指標「1-4-3 了解自己的性取向」為「1-4-3 尊重多元的性取向」,且將性取向的定義中,原有性伴侶、歧視、排斥、屏除、偏見等字眼都刪除,改用美國心理協會及美國性教育知識教育協會的性取向定義。身為課綱審定委員會的一員,我心裡在想,雖然委員們希望用中性字眼來平息若干輿論的質疑,但沒有了解自己的性傾向又如何尊重他人的性傾向,而究竟從2011年制定國中小微調課綱以來,有多少人真正去理解性別課綱編制背後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這當中教育政策單位關切的究竟是民粹或輿論的意向,還是中小學同志教育是否合乎青少年發展心理學原理;性別學者關切的是女性主義不同流派的發聲,抑是學童的受教權;教科書編訂者關切的是市場利益,還是回應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精神,以上皆是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的課程與教學研究後續可以關注的研究議題。



柒、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加強教師課程實踐的能動性

最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中所蘊含的多元文化轉化取向,是本土性別課程的一個試驗也是一個變革,究竟能不能為教科書編輯與實務工作者所認同或者獲得家長的支持,是可以討論的,甚至可以再概念化並尋求理論與實務的對話。這個研習,即在喚起各縣市性平團召集人重視這個議題,以提升教師對性別議題的敏感度並進而提升認同。我的期許是,中小學教師宜主動探悉社會的脈動,瞭解多元文化社會中無論因性傾向、新移民、弱勢階層、不同宗教、特殊性等差異所引發的不平等與壓迫,進而從事性別相關議題的協同行動研究,以加強教師自我課程實踐的能動性。性別平等問題不可能獨立於上述的因素而存在。目前我們正往下延伸研發2-6歲幼保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能力指標與課程內涵的建構。最重要的是各級教師在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時,宜培養開放、多元與尊重的性別意識,運用問思與對話教學,並教學策略善用時事案例與角色模擬,評量方式真實評量與檔案評量的教學策略與評量方式,隨機教學並善用潛在課程營造性別友善的學習環境,以發展學生潛能。美麗的性別種子,才有可能開花結果,同時性別教育才可能築夢踏實!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課程改革 ─理念、趨勢與議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雖未有古詩中「欲斷魂」的意境,但也是熙熙攘攘、行色匆匆;此時,我正坐在捷運府中站的出口對面等候友人,在便利商店的大片落地窗前書寫此序言。這段日子以來,我心如浮萍,始終有漂泊的感覺,一直無法靜下心、振筆直書地把《課程改革:理念、趨勢與議題》的序言寫完;或許是因為這本書可算是我從公立大學退休下來的紀念專輯,但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書中的十四篇文章,有的是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所撰寫的結案報告後所改寫的期刊出版論文,有的是在國內外研討會所發表的文章,還有的是直接投稿在國內教育期刊的論文所彙整之文章,本來想讓自己在退休前有一本紀念文集的出版,但始終感覺若干論文因來自同一作者的觀點,其論點似乎在各篇文章中有「念茲在茲」、一再提及的味道,所以就花了一點時間對文章進行內部的「舊屋更新」,但卻不是舊瓶新釀的論文集。

    事實上,我從1990年代末期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以來,總是時時反省、思考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論述角度,時而游移在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或多元文化主義的立論之間,但總覺得在現實的課程政策參與上,常陷入一種他人無法理解的課程「文化政治」泥沼中,且自覺深不可拔。舉一個實例來說,從2001年開始,性別等重大議題在政策上是融入七大領域課綱中,但實際上在融入各領域時,卻碰觸到學科間的知識與權力之爭。這或許是我在90年代初期從美國負笈回國以來,所始料未及的結果,這種誤踩學科地雷的情形,猶如誤闖森林的白兔,所幸我後來總是能在課程政策與實務現場的參與觀察中,冀望自己在課程改革的風暴中保持清晰的思維,並摸索可行的出路。

      美國學者J. Schwab在70年代的AERA會議中,曾登高一呼:「課程已瀕臨死亡!」因此喚起了美國課程重建學派的興起,並激發課程學界的共鳴,一起展開課程再概念化的旅程。「再概念化學派」主要在批判課程目標模式的再製,強調運用政治文本、性別文本、種族文本、美學文本、自傳文本,以及國際化文本等,來探討課程理解與意識的問題。W. Pinar等學者並運用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後殖民主義等學理,使課程產生跨越疆界與混種的新理解。

       台灣的課程改革從90年代起,無論是理論或實際,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再概念化,並企圖建立課程的新典範。四一○教改時的激進論者,曾冀望釜底抽薪地藉由課程改革的過程,徹底解構各級入學考試,但總是事與願違!根深蒂固的科舉制度所形成的入學考試制度,使得課程改革背後的精粹主義與科舉思想,就猶如「鬼魅」般總是化不掉,而課程改革最終也無法突破升學主義的精英政策之藩籬。近十年來,我也在摸索課程改革典範實踐的可能性,並企圖從課程典範的新理解,無論是在參與課程政策,或是赴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提出問題與因應對策的論述中,希望能找出因應的對策。

        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就是源於對本土課程再概念化的一種強烈需求。本書共分為三篇,首篇為課程理念篇,其次為課程趨勢篇,最後為課程議題篇。課程理念篇包含後現代觀課程、批判理論(與潘志煌合著)對課程改革的影響,並探討英國近期課程政策之改革,以及台灣九年一貫課程的政策與實施;課程趨勢篇則在探討敘事探究、教科書的全球關聯(與嚴朝寶合著),以及教科書中的族群意象(與陳美芝合著),其次是性別文本的教科書論述分析;課程議題篇則分別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新興議題、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以及學校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並就大學與小學攜手共構校本課程的夥伴關係加以討論,最後則討論國小教師學習評量信念與實踐(與丘愛鈴合著)。前述可能性的語言,期望能豐厚課程理論和課程研究方法論,這當中當然存在著許多兩難的困境議題,值得讀者們一一加以檢視。

       最後,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引起更多教育改革研究者的關切與共鳴,雖然課程改革原存在一種預懸的理想,各國的課程改革經驗經常受到很多意識型態因素的影響,真正成功者的例子不多,但目前國內也正吹起十二年國教的號角,相信將會喚起更多人對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改革投入更多的心力。本書的順利出版,同時要感謝基隆市信義國小潘志煌主任、桃園縣新埔國小嚴朝寶校長、新北市鳳鳴國小陳美芝老師,以及高雄師範大學丘愛鈴教授的協助貢獻。本書的誕生也可以算是我二十八年公職生涯的一本紀念文集,在此要感謝曾參與我教學的研究生,以及投入國科會與教育部專案研究發展的夥伴與中小學實務工作者,沒有他們的實踐智慧之觀點激盪與行動貢獻,就無法成就這些文章,這本書要呈獻給這些熱情的參與者。

       本書各篇雖力求文字用詞精確,但總難免會有疏漏,敬祈讀者不吝斧正,以利再版時改進。另外,本書能順利出版,特別要感謝課程界耆老黃炳煌教授慨然允諾為本書作序,此外也要謝謝吳遠山博士協助打字編輯,另外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副總與編輯團隊,從我在公立大學退休前一路督促我出書到現在,本書的催生他們厥功至偉,在此致上無限謝意。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美麗與哀愁—性別課程發展VS.教師性別意識


美麗的哀愁—「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建制了性別課程的濫觴

九O年代初期,我由美負笈返國,一九九三年所頒布國小課程標準與一九九四年的國中課程標準,當時的課程發展係經由「板橋模式」(板橋研習會)與「舟山模式」(國立編譯館)進行課程標準的修訂。而同時,一九九五年,受到全球性別主流化的影響,「性別平等教育」也開始注入在教改的理念。一九九六年,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剛出爐,其中建議「全面檢討現行中小學校教科書正傳統男女刻版畫印象」、「各級教育課程不應以性別為區隔,必選修科目應提供性別平等學習機會」。在當時,我就決定將課程研究重點置於檢視國中小新課程標準所發展出來的審定版教科書,也因此認識了婦女新知基金會的成員-蘇芊玲與彭婉如註二。她們是少數師範院校畢業卻投入臺灣婦運者的先趨,因為她們曾任中學老師自然也關切性別與教育之間的問題,一九九七年我們共同執行了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委託有關「師資養成教育對中小學教師性別觀」的影響研究。其間彭婉如在高雄鳥松鄉不幸遇害,當時我體察社會氛圍接近成熟,性別平等教育應有機會進入體制教育。該時臺大王麗容教授是修法成員,她邀請幾位教授在她的研究室,研商「性侵犯罪防治法」是否要在中小學加入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因為當時的中小學課程結構幾乎沒有任何空白課程的空間,最後大家決定在第八條草案中加入「每學年至少要實施4小時以上的“兩性”平等教育」,該年立法院幾乎無異議的迅速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發展的是「附加取向」的課程,這個法令建置了性別議題進入體制內教育的濫觴,但也種下了國內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初期,幾乎以性侵害防治教育為主的禍端,但也是當時學校在推動性別教育的脈絡下,唯一可依循的法源,這也算是一種美麗的哀愁!





學校教育真的做到性別平等了嗎?—開展教師性別意識的必要性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頒布後,各校對於四個小時的“兩性”平等教育,其實並不瞭解如何進行課程實施,各校大多以辦理演講、座談、影片欣賞或以“兩性”教育週的活動來滿足法令每學年四小時的規定,其中或邀請法治單位的學者來演講,有的往往以父權社會的觀點告誡學校或家長,勿讓女生穿著太曝露、勿走暗巷或太晚回家,或勿出入聲色場所等等,兩性教育的內容幾乎訴求以防治性侵害為主。當時有零星若干地方課程的發展,如高雄縣市教育局所發展性侵害防治教育融入各科課程,我記得他們曾經辦理過系列研習培養教材編輯人員,可能高雄剛發生彭案,猶記得有一次一位女主任於會後私下跟我說:「教授,妳不認為這天下已經夠亂了嗎?還需要檢視教材以突顯性別的偏見。」我問她:「妳認為學校教育真的做到性別平等了嗎?」她回答說:「我覺得很平等啊!」這次讓我開始反思師資養成教師在長期欠缺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發展性別平等教材雖然可以避免性別刻板化或偏見的再製,但同時也必須開展教師的性別意識,那位老師的聲音,即代表的當時主流教育的教師的一種性別文化觀。


本文全文美麗與哀愁-我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實踐的反思,主講於「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課程設計之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2011/10/15.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建構「多元文化與關懷尊重」平台-2010新移民子女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隨著國際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以及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頻繁下,產生全球人口的快速移動與遷徙,臺灣地區的跨國婚姻情形及其子女人數日益增多。因此,跨國婚姻家庭及其子女所衍生的學校教育與多元文化問題,越來越受到臺灣社會及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視,並紛紛提出因應的具體政策和改進方案。


新移民(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由於其母國的文化淵源、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與臺灣在地脈絡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也因而造成新移民子女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產生文化認同、生活適應和學習適應上的困難。同時,新住民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也因初期不諳本國文字、語言和文化脈絡,不僅造成對其子女家庭作業的指導及親師溝通的困難,更形成文化適應上的衝突與隔閡。


然而,綜觀歐美等先進移民國家所實施的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新移民子女所提供的相關教育和輔導等措施,除了在保有新移民母國的文化特色外,亦相當重視協助新移民子女能夠適切地融入當地的生活脈絡,解決其在母語文化的自我認同與學習適應、課業輔導、親師溝通等課題。


近幾年教育部鑒於新移民子女(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人數逐年成長,為協助新移民子女改善前述在校園中的相關課題,並提昇教師在協助新移民子女上的專業能力。2004年起透過訂定及修正「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作業原則」、辦理2008年「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並於全國北、中、南三區,由各縣市政府輪流主辦教育方式研討會,邀請縣市政府人員、學校教師與外籍及大陸配偶(含團體)共同參與,以研討最適合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之教育方式,以符應未來新移民子女教育發展之需要。


國北教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於99年度十二月十日(五)與基隆市教育處合辦北區七縣市新移民子女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已圓滿結束,感謝由基市武崙國小與八斗國小共同承辦本次教育研討盛會,對所有協辦學校工作人員辛苦籌備,致上最高謝意。同時,亦感謝與會的學者專家及學校實務工作者,針對新移民子女的課程與教學議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問題探究。也由北區七縣市教育人員的共同參與,協助了解教育部當前推動新移民子女教育輔導的課程方案相關理念與內涵,並啟發教育人員能經由研討內容,強化對新移民子女教育的認知與文化理解,以增進新移民子女教育方案的多元化和廣泛資源的運用。更期盼適切地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適當、適量、適時的教育服務,以促進未來新移民子女在課程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具體展現最佳的教育品質與多元化的教學效果。

此次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共計有專題演講、專題引言及十二篇創新論文發表,能凝聚學者專家及教學實務工作者之專業社群方向而努力,共同透過對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的研究發展與實務推動,展開多元、關懷與尊重的互惠對話平台,建構為永續經營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之專業社群之願景。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篇篇起舞--寫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應用>序

                                                                 
我是在台北中山區繁華的頂厝庄長大,二百多年前傳聞莊氏祖先以兩隻雞,向原住民換得此地。聽父執輩說日據時代美軍曾轟炸住家附近的防空壕,死了不少當地的居民,因當時祖父正到福建沿海經商,所以僥倖躲過了轟炸。國民政府遷台前,先父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正在唸中學,血氣方剛的年紀也曾經好奇跑到公賣局附近觀看國軍在街上荷槍實彈的抓遊行示威的民眾,後來祖父在那段期間對我父親執行禁足令,僥倖躲過那段台灣血腥的歲月。在那個事件過後父親回到學校,發現所有當天與他參加活動的同學從此消失無蹤。父親後來並未淪為頂厝庄的黑幫角頭或在燈紅酒綠的五六條通夜生活中從此墮落沉淪,但對我而言,從小所經歷的生活經驗,猶如電影「艋舺」中的片斷,總是那麼樣的鮮明。二二八事件牽動著上一代的歷史情結,也影響了如父親那一代人的政治意識形態,這段台灣人重要的歷史,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從沒有撰述在教科書中,卻反而由上一代的口耳相傳,成為一種歷史的敘事與上一代的集體經驗,這種敘事經驗,有社會、文化與歷史建構的意涵,是跨越台灣老中輕三代的共同記憶。



基於口耳相傳的敘事,有其重建社會歷史文化的價值,本書編輯的目的,就是想探究那些活著和口耳相傳的教師敘事經驗。因為敘事,它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方法。敘事所指稱的是研究對象的經驗結構內涵,同時亦指稱其研究的類型。在指導研究生論文,常有研究生問「故事」與「敘事探究」的差異,本書所採取的合理的策略,就是將現象稱為「故事」,把探究稱為「敘事」。因此,可以說,人們會自然地「陳述」其生活,並訴說著那些生活的故事,而敘事探究者旨在描述這樣的生活,並寫下種種經驗的敘說。


 一九八0年代末期,我在美求學時初次接觸到北美教育研究社群所發展的敘事探究,它當時的名稱叫做「個人經驗方法」(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在當時量化研究社群眼中,它可能不能被稱為「方法」,充其量只能稱為一種「現象的理解」。但隨著質性研究典範的開枝散葉,敘事探究也逐漸結合文學、歷史、美學及社會科學等的研究傳統,其方法論也從後實證主義、批判理論、後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等的學理吸取厚實養分與啟示,並逐漸成為質性研究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ERA)也將敘事探究列為特殊興趣組群(SIG)之一,敘事探究發展近二十年來,其研究的社群正逐漸邁向科際整合與國際化,台灣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對敘事探究的開展伴隨著課程研究的再概念化,相較其他教育領域它的起步算是稍早的,相對地,也匯集了一些從事博碩士研究論文的年輕研究社群。本書即集結了一些近幾年來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者,重新反思自己所從事的敘事探究,因大多數為學位論文,為便於查詢,本書也附錄原論文光碟,以暸解作者如何書寫其敘事經驗。


                                                                                                                                                                 
本書的撰寫原初目的即是在體現實踐者建構知識與其實踐經驗的“發聲”,所以在撰寫的順序上,首先由我從知識論出發-論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其次再從方法論去理解一所郊區小學校的課程革新的敘事探究;另外由阮凱利來談虛構在敘事與教學中的力量,再由吳臻幸撰寫「張力時刻」論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其後一一展現實務工作者的課程與教學的敘事實踐案例。首先由柴成瑋以解構或囚泳為隱喻,自我敘事ㄧ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探究;再來由蕭又齊的回顧與眺望,重說社會事件融入社會科課程的故事;再其次從賴玫美的互為主體的影舞者,重說自己「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接著由何怡君的回眸凝視,重說自己與退休女校長課程領導的生命故事;另一方面則由陳靜宜的跨越薄冰向前邁進-再探一位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的自我敘說;另外由江慧娟自我敘說女巫之旅,論述敘事課程實踐的自我敘說;最後由廖窈吟的重植失根的蘭花,再探在地文化認同課程實踐的生命敘說。各篇皆是由作者的學位論文改寫,再加上作者在撰寫完學位論文後的反思,並重說自己課程與教學實踐的故事,重說故事不僅描繪教師課程實踐經驗亦是達成共同的課程願景,也希望藉此書的出版,提供有心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社群之參考。


                                                                                       
本書中勾勒出敘事探究即為一個在研究進行中關係到彼此敘說和重述故事的共構過程。在本書各篇研究案例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生活」在敘事探究的分享故事中,研究者企圖建構一種彼此聲音都能被聽到的關係。在這個相互理解、相互敘說關係中,研究者及實踐者均感受到關懷且能共同「發聲」,並敘說他們彼此的故事。對於國內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所興起的敘事探究風潮,在本書中我以“篇篇起舞”與“眾聲喧嘩”作隱喻來描繪台灣本土有關課程與教學領域的敘事探究及自傳文本文獻的豐沛成長,並希望藉此書的出版,與國內教育領域的質性研究社群展開積極對話。



最後本書的出版,希望引起更多有興趣從事敘事探究者的共鳴與發聲,雖然敘事探究在國內教育研究社群發展仍有不同流派對撰寫研究文本的爭議,但也引起很多對敘事文體與撰寫風格,及研究倫理與知識有效性議題的廣泛討論,希望讀者在展讀後能不吝斧正,並將論文改進意見提供予本書編者及作者,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本書能順利出版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在我行政繁忙的日子,能時時督促我出版事宜,甚至在環島騎單車時仍耳提面令付梓在即,在此一併致謝。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運用資訊人越喪失批判主體性 ?


淡水三芝的山櫻花正盛開

終於把學生期末報告看完,也上繳了成績。終於有心情也有時間到淡水三芝去賞櫻花 ! 每次看完研究生期末報告皆有感觸,許久沒上blogger一吐為快,也跟讀者分享一下。

不知是現代專業英文太難,還是現代研究生都像"菜"英文看齊 (民進黨黨魁英文可好的不得了) 。作業要求明明只有"一"篇英文文獻評析, 卻很少有研究生能整篇閱讀完畢,並抓到重點加以評論,能看懂英文摘要者而能將之重點提要摘出且加以評析者已算是上焉 !



     近側吉野櫻像杜鵑花

回想到1980年代我還是國內碩士生時,該時黃政傑教授剛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返國服務,在師大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研究法課,一學期只需要研究生找一篇西文教育類的 literature 加以critical review ,究其實critique的能力養成對碩士生真的很難,我一直到美國唸博士班時才真正學會論文評析技巧,美國一般大學研究所訓練研究生做研究的基本功即是論文評析。

一九八0資訊未發達時代,找研究主題與資料只能先找很厚重的 RIE OR ERIC 資料摘要,再一本一本的找教育類期刊或以Microfish去找未出版論文來閱讀全文,然後再找出有興趣研究主題來評析的該篇文獻。花了很長時間資料檢索,但往往找到的文獻摘要國內圖書館未購置該期刊,可是評析功夫(做研究基礎功夫)卻是很紮實,研判當時是集一時菁英於研究學府,七0年代國內只有兩所教育研究所培養碩士生, 博士班也只設師大一個點 !



三芝盛開的吉野櫻

到了九0年資訊數位時代 ,研究生享受資訊方便 ,找文獻只要key in 研究主題關鍵字就可找到不同資料庫各篇文獻摘要 ,且大多文獻皆可全文下載,但真正看完全文且能get the point 加以適切評析者反而變得古稀。

這是否意味著資訊越發達,人們閱讀的慎思與批判深度越發淺顯?後現代拼貼的語法與符號表徵的網路語言有時讓人覺得運用資訊受益也受制於網路科技,工具理性易喪失我思故我在的主體性,而傳統研究的古典要求是不變的。至少做一個有批判性或有創造性的研究者,自主獨創的立論與觀點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