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雖未有古詩中「欲斷魂」的意境,但也是熙熙攘攘、行色匆匆;此時,我正坐在捷運府中站的出口對面等候友人,在便利商店的大片落地窗前書寫此序言。這段日子以來,我心如浮萍,始終有漂泊的感覺,一直無法靜下心、振筆直書地把《課程改革:理念、趨勢與議題》的序言寫完;或許是因為這本書可算是我從公立大學退休下來的紀念專輯,但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書中的十四篇文章,有的是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所撰寫的結案報告後所改寫的期刊出版論文,有的是在國內外研討會所發表的文章,還有的是直接投稿在國內教育期刊的論文所彙整之文章,本來想讓自己在退休前有一本紀念文集的出版,但始終感覺若干論文因來自同一作者的觀點,其論點似乎在各篇文章中有「念茲在茲」、一再提及的味道,所以就花了一點時間對文章進行內部的「舊屋更新」,但卻不是舊瓶新釀的論文集。
事實上,我從1990年代末期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以來,總是時時反省、思考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論述角度,時而游移在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或多元文化主義的立論之間,但總覺得在現實的課程政策參與上,常陷入一種他人無法理解的課程「文化政治」泥沼中,且自覺深不可拔。舉一個實例來說,從2001年開始,性別等重大議題在政策上是融入七大領域課綱中,但實際上在融入各領域時,卻碰觸到學科間的知識與權力之爭。這或許是我在90年代初期從美國負笈回國以來,所始料未及的結果,這種誤踩學科地雷的情形,猶如誤闖森林的白兔,所幸我後來總是能在課程政策與實務現場的參與觀察中,冀望自己在課程改革的風暴中保持清晰的思維,並摸索可行的出路。
美國學者J. Schwab在70年代的AERA會議中,曾登高一呼:「課程已瀕臨死亡!」因此喚起了美國課程重建學派的興起,並激發課程學界的共鳴,一起展開課程再概念化的旅程。「再概念化學派」主要在批判課程目標模式的再製,強調運用政治文本、性別文本、種族文本、美學文本、自傳文本,以及國際化文本等,來探討課程理解與意識的問題。W. Pinar等學者並運用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以及後殖民主義等學理,使課程產生跨越疆界與混種的新理解。
台灣的課程改革從90年代起,無論是理論或實際,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再概念化,並企圖建立課程的新典範。四一○教改時的激進論者,曾冀望釜底抽薪地藉由課程改革的過程,徹底解構各級入學考試,但總是事與願違!根深蒂固的科舉制度所形成的入學考試制度,使得課程改革背後的精粹主義與科舉思想,就猶如「鬼魅」般總是化不掉,而課程改革最終也無法突破升學主義的精英政策之藩籬。近十年來,我也在摸索課程改革典範實踐的可能性,並企圖從課程典範的新理解,無論是在參與課程政策,或是赴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提出問題與因應對策的論述中,希望能找出因應的對策。
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就是源於對本土課程再概念化的一種強烈需求。本書共分為三篇,首篇為課程理念篇,其次為課程趨勢篇,最後為課程議題篇。課程理念篇包含後現代觀課程、批判理論(與潘志煌合著)對課程改革的影響,並探討英國近期課程政策之改革,以及台灣九年一貫課程的政策與實施;課程趨勢篇則在探討敘事探究、教科書的全球關聯(與嚴朝寶合著),以及教科書中的族群意象(與陳美芝合著),其次是性別文本的教科書論述分析;課程議題篇則分別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新興議題、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以及學校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並就大學與小學攜手共構校本課程的夥伴關係加以討論,最後則討論國小教師學習評量信念與實踐(與丘愛鈴合著)。前述可能性的語言,期望能豐厚課程理論和課程研究方法論,這當中當然存在著許多兩難的困境議題,值得讀者們一一加以檢視。
最後,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引起更多教育改革研究者的關切與共鳴,雖然課程改革原存在一種預懸的理想,各國的課程改革經驗經常受到很多意識型態因素的影響,真正成功者的例子不多,但目前國內也正吹起十二年國教的號角,相信將會喚起更多人對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改革投入更多的心力。本書的順利出版,同時要感謝基隆市信義國小潘志煌主任、桃園縣新埔國小嚴朝寶校長、新北市鳳鳴國小陳美芝老師,以及高雄師範大學丘愛鈴教授的協助貢獻。本書的誕生也可以算是我二十八年公職生涯的一本紀念文集,在此要感謝曾參與我教學的研究生,以及投入國科會與教育部專案研究發展的夥伴與中小學實務工作者,沒有他們的實踐智慧之觀點激盪與行動貢獻,就無法成就這些文章,這本書要呈獻給這些熱情的參與者。
本書各篇雖力求文字用詞精確,但總難免會有疏漏,敬祈讀者不吝斧正,以利再版時改進。另外,本書能順利出版,特別要感謝課程界耆老黃炳煌教授慨然允諾為本書作序,此外也要謝謝吳遠山博士協助打字編輯,另外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副總與編輯團隊,從我在公立大學退休前一路督促我出書到現在,本書的催生他們厥功至偉,在此致上無限謝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