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建構「多元文化與關懷尊重」平台-2010新移民子女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隨著國際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以及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頻繁下,產生全球人口的快速移動與遷徙,臺灣地區的跨國婚姻情形及其子女人數日益增多。因此,跨國婚姻家庭及其子女所衍生的學校教育與多元文化問題,越來越受到臺灣社會及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視,並紛紛提出因應的具體政策和改進方案。


新移民(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由於其母國的文化淵源、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與臺灣在地脈絡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也因而造成新移民子女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產生文化認同、生活適應和學習適應上的困難。同時,新住民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也因初期不諳本國文字、語言和文化脈絡,不僅造成對其子女家庭作業的指導及親師溝通的困難,更形成文化適應上的衝突與隔閡。


然而,綜觀歐美等先進移民國家所實施的多元文化教育,對於新移民子女所提供的相關教育和輔導等措施,除了在保有新移民母國的文化特色外,亦相當重視協助新移民子女能夠適切地融入當地的生活脈絡,解決其在母語文化的自我認同與學習適應、課業輔導、親師溝通等課題。


近幾年教育部鑒於新移民子女(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人數逐年成長,為協助新移民子女改善前述在校園中的相關課題,並提昇教師在協助新移民子女上的專業能力。2004年起透過訂定及修正「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作業原則」、辦理2008年「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並於全國北、中、南三區,由各縣市政府輪流主辦教育方式研討會,邀請縣市政府人員、學校教師與外籍及大陸配偶(含團體)共同參與,以研討最適合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之教育方式,以符應未來新移民子女教育發展之需要。


國北教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於99年度十二月十日(五)與基隆市教育處合辦北區七縣市新移民子女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已圓滿結束,感謝由基市武崙國小與八斗國小共同承辦本次教育研討盛會,對所有協辦學校工作人員辛苦籌備,致上最高謝意。同時,亦感謝與會的學者專家及學校實務工作者,針對新移民子女的課程與教學議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問題探究。也由北區七縣市教育人員的共同參與,協助了解教育部當前推動新移民子女教育輔導的課程方案相關理念與內涵,並啟發教育人員能經由研討內容,強化對新移民子女教育的認知與文化理解,以增進新移民子女教育方案的多元化和廣泛資源的運用。更期盼適切地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適當、適量、適時的教育服務,以促進未來新移民子女在課程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具體展現最佳的教育品質與多元化的教學效果。

此次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共計有專題演講、專題引言及十二篇創新論文發表,能凝聚學者專家及教學實務工作者之專業社群方向而努力,共同透過對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的研究發展與實務推動,展開多元、關懷與尊重的互惠對話平台,建構為永續經營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之專業社群之願景。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篇篇起舞--寫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應用>序

                                                                 
我是在台北中山區繁華的頂厝庄長大,二百多年前傳聞莊氏祖先以兩隻雞,向原住民換得此地。聽父執輩說日據時代美軍曾轟炸住家附近的防空壕,死了不少當地的居民,因當時祖父正到福建沿海經商,所以僥倖躲過了轟炸。國民政府遷台前,先父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正在唸中學,血氣方剛的年紀也曾經好奇跑到公賣局附近觀看國軍在街上荷槍實彈的抓遊行示威的民眾,後來祖父在那段期間對我父親執行禁足令,僥倖躲過那段台灣血腥的歲月。在那個事件過後父親回到學校,發現所有當天與他參加活動的同學從此消失無蹤。父親後來並未淪為頂厝庄的黑幫角頭或在燈紅酒綠的五六條通夜生活中從此墮落沉淪,但對我而言,從小所經歷的生活經驗,猶如電影「艋舺」中的片斷,總是那麼樣的鮮明。二二八事件牽動著上一代的歷史情結,也影響了如父親那一代人的政治意識形態,這段台灣人重要的歷史,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從沒有撰述在教科書中,卻反而由上一代的口耳相傳,成為一種歷史的敘事與上一代的集體經驗,這種敘事經驗,有社會、文化與歷史建構的意涵,是跨越台灣老中輕三代的共同記憶。



基於口耳相傳的敘事,有其重建社會歷史文化的價值,本書編輯的目的,就是想探究那些活著和口耳相傳的教師敘事經驗。因為敘事,它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方法。敘事所指稱的是研究對象的經驗結構內涵,同時亦指稱其研究的類型。在指導研究生論文,常有研究生問「故事」與「敘事探究」的差異,本書所採取的合理的策略,就是將現象稱為「故事」,把探究稱為「敘事」。因此,可以說,人們會自然地「陳述」其生活,並訴說著那些生活的故事,而敘事探究者旨在描述這樣的生活,並寫下種種經驗的敘說。


 一九八0年代末期,我在美求學時初次接觸到北美教育研究社群所發展的敘事探究,它當時的名稱叫做「個人經驗方法」(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在當時量化研究社群眼中,它可能不能被稱為「方法」,充其量只能稱為一種「現象的理解」。但隨著質性研究典範的開枝散葉,敘事探究也逐漸結合文學、歷史、美學及社會科學等的研究傳統,其方法論也從後實證主義、批判理論、後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等的學理吸取厚實養分與啟示,並逐漸成為質性研究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ERA)也將敘事探究列為特殊興趣組群(SIG)之一,敘事探究發展近二十年來,其研究的社群正逐漸邁向科際整合與國際化,台灣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對敘事探究的開展伴隨著課程研究的再概念化,相較其他教育領域它的起步算是稍早的,相對地,也匯集了一些從事博碩士研究論文的年輕研究社群。本書即集結了一些近幾年來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者,重新反思自己所從事的敘事探究,因大多數為學位論文,為便於查詢,本書也附錄原論文光碟,以暸解作者如何書寫其敘事經驗。


                                                                                                                                                                 
本書的撰寫原初目的即是在體現實踐者建構知識與其實踐經驗的“發聲”,所以在撰寫的順序上,首先由我從知識論出發-論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其次再從方法論去理解一所郊區小學校的課程革新的敘事探究;另外由阮凱利來談虛構在敘事與教學中的力量,再由吳臻幸撰寫「張力時刻」論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其後一一展現實務工作者的課程與教學的敘事實踐案例。首先由柴成瑋以解構或囚泳為隱喻,自我敘事ㄧ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探究;再來由蕭又齊的回顧與眺望,重說社會事件融入社會科課程的故事;再其次從賴玫美的互為主體的影舞者,重說自己「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接著由何怡君的回眸凝視,重說自己與退休女校長課程領導的生命故事;另一方面則由陳靜宜的跨越薄冰向前邁進-再探一位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的自我敘說;另外由江慧娟自我敘說女巫之旅,論述敘事課程實踐的自我敘說;最後由廖窈吟的重植失根的蘭花,再探在地文化認同課程實踐的生命敘說。各篇皆是由作者的學位論文改寫,再加上作者在撰寫完學位論文後的反思,並重說自己課程與教學實踐的故事,重說故事不僅描繪教師課程實踐經驗亦是達成共同的課程願景,也希望藉此書的出版,提供有心從事敘事探究的研究社群之參考。


                                                                                       
本書中勾勒出敘事探究即為一個在研究進行中關係到彼此敘說和重述故事的共構過程。在本書各篇研究案例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生活」在敘事探究的分享故事中,研究者企圖建構一種彼此聲音都能被聽到的關係。在這個相互理解、相互敘說關係中,研究者及實踐者均感受到關懷且能共同「發聲」,並敘說他們彼此的故事。對於國內課程與教學研究社群所興起的敘事探究風潮,在本書中我以“篇篇起舞”與“眾聲喧嘩”作隱喻來描繪台灣本土有關課程與教學領域的敘事探究及自傳文本文獻的豐沛成長,並希望藉此書的出版,與國內教育領域的質性研究社群展開積極對話。



最後本書的出版,希望引起更多有興趣從事敘事探究者的共鳴與發聲,雖然敘事探究在國內教育研究社群發展仍有不同流派對撰寫研究文本的爭議,但也引起很多對敘事文體與撰寫風格,及研究倫理與知識有效性議題的廣泛討論,希望讀者在展讀後能不吝斧正,並將論文改進意見提供予本書編者及作者,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本書能順利出版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在我行政繁忙的日子,能時時督促我出版事宜,甚至在環島騎單車時仍耳提面令付梓在即,在此一併致謝。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運用資訊人越喪失批判主體性 ?


淡水三芝的山櫻花正盛開

終於把學生期末報告看完,也上繳了成績。終於有心情也有時間到淡水三芝去賞櫻花 ! 每次看完研究生期末報告皆有感觸,許久沒上blogger一吐為快,也跟讀者分享一下。

不知是現代專業英文太難,還是現代研究生都像"菜"英文看齊 (民進黨黨魁英文可好的不得了) 。作業要求明明只有"一"篇英文文獻評析, 卻很少有研究生能整篇閱讀完畢,並抓到重點加以評論,能看懂英文摘要者而能將之重點提要摘出且加以評析者已算是上焉 !



     近側吉野櫻像杜鵑花

回想到1980年代我還是國內碩士生時,該時黃政傑教授剛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返國服務,在師大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研究法課,一學期只需要研究生找一篇西文教育類的 literature 加以critical review ,究其實critique的能力養成對碩士生真的很難,我一直到美國唸博士班時才真正學會論文評析技巧,美國一般大學研究所訓練研究生做研究的基本功即是論文評析。

一九八0資訊未發達時代,找研究主題與資料只能先找很厚重的 RIE OR ERIC 資料摘要,再一本一本的找教育類期刊或以Microfish去找未出版論文來閱讀全文,然後再找出有興趣研究主題來評析的該篇文獻。花了很長時間資料檢索,但往往找到的文獻摘要國內圖書館未購置該期刊,可是評析功夫(做研究基礎功夫)卻是很紮實,研判當時是集一時菁英於研究學府,七0年代國內只有兩所教育研究所培養碩士生, 博士班也只設師大一個點 !



三芝盛開的吉野櫻

到了九0年資訊數位時代 ,研究生享受資訊方便 ,找文獻只要key in 研究主題關鍵字就可找到不同資料庫各篇文獻摘要 ,且大多文獻皆可全文下載,但真正看完全文且能get the point 加以適切評析者反而變得古稀。

這是否意味著資訊越發達,人們閱讀的慎思與批判深度越發淺顯?後現代拼貼的語法與符號表徵的網路語言有時讓人覺得運用資訊受益也受制於網路科技,工具理性易喪失我思故我在的主體性,而傳統研究的古典要求是不變的。至少做一個有批判性或有創造性的研究者,自主獨創的立論與觀點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