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明貞部落格 Ming-Jane Chuang Blog
生命旅程、築夢踏實--建構台灣課程願景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學校本位課程」新釋
›
108新課綱中「學校本位課程」的新釋 一 、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主體的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SBCD) 源於 1970 年代英、美、澳等 國,對國定課程 提出 批判所興起的課程改革理...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美麗與哀愁-我在性別平等教育實踐的回顧與反思
›
一、你們煮的菜真好吃—從課程(currere)源由談起 在過去十五年間,我致力於理解課程為性別文本,並去開發“課程產品”,但卻很少去介紹產品背後的“課程脈絡”,今天我主要在介紹產品的源由與脈絡。我最早接觸性別議題是在1980年代末期,當時在美國伊利諾大學修一位非洲裔女教...
1 則留言: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課程改革 ─理念、趨勢與議題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雖未有古詩中「欲斷魂」的意境,但也是熙熙攘攘、行色匆匆;此時,我正坐在捷運府中站的出口對面等候友人,在便利商店的大片落地窗前書寫此序言。這段日子以來,我心如浮萍,始終有漂泊的感覺,一直無法靜下心、振筆直書地把《課程改革:理念、趨勢與議題》...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美麗與哀愁—性別課程發展VS.教師性別意識
›
美麗的哀愁—「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建制了性別課程的濫觴 九O年代初期,我由美負笈返國,一九九三年所頒布國小課程標準與一九九四年的國中課程標準,當時的課程發展係經由「板橋模式」(板橋研習會)與「舟山模式」(國立編譯館)進行課程標準的修訂。而同時,一九九五年,受到全球性別主...
3 則留言: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建構「多元文化與關懷尊重」平台-2010新移民子女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
隨著國際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以及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頻繁下,產生全球人口的快速移動與遷徙,臺灣地區的跨國婚姻情形及其子女人數日益增多。因此,跨國婚姻家庭及其子女所衍生的學校教育與多元文化問題,越來越受到臺灣社會及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視,並紛紛提出因應的具體政策和改進方案。 ...
2 則留言: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篇篇起舞--寫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應用>序
›
我是在台北中山區繁華的頂厝庄長大,二百多年前傳聞莊氏祖先以兩隻雞,向原住民換得此地。聽父執輩說日據時代美軍曾轟炸住家附近的防空壕,死了不少當地的居...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運用資訊人越喪失批判主體性 ?
›
淡水三芝的山櫻花正盛開 終於把學生期末報告看完,也上繳了成績。終於有心情也有時間到淡水三芝去賞櫻花 ! 每次看完研究生期末報告皆有感觸,許久沒上blogger一吐為快,也跟讀者分享一下。 不知是現代專業英文太難,還是現代研究生都像"菜"英文看齊 (民進...
3 則留言:
›
首頁
查看網路版